中元,原名李孝本,1964年生于西安,斋号半耕堂。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勤奋好学、临池不懈、善读百帖,通书理,以攻行草、取法自然,风格古朴、应变精敏、节奏明快、洒脱自如,突出自我。尤擅“太极猴寿”。 国画丰丽多资,悦目赏心。其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妙趣横生,笔下之虎更是逼真传神,温和而不失威武,有情有感,人虎相通,千姿百态,气象万千;雪山月夜,松涛峻岭,...详情>>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书画评论 > 中元评论中元评论

感受李中元

添加时间:2012-10-22 12:04:59  浏览次数:3259

感受李中元

                                                                       祝方毅

  李中元先生和他的猴寿以及沸沸扬扬的猴寿官司我早有耳闻,而本人我却一直不曾谋面。前几天,我与朋友驱车西安书院门,偶然看到了大红的猴寿,随即通过车载VCD看到了中元先生。我的第一印象是淳朴自强,很不简单,便有了见面的想法。

 一路上我们琢磨着中元先生的为人,讨论着猴寿的价格,很快来到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小区。进得门,首先看到的是中元先生的书法——书画工作室的牌子和《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清秀之中融进了随和,严谨之中透射着超脱,常言说字如其人,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这可是个性情中人。

 不用多问,四壁悬挂的就是传说中的猴寿。猛看像猴子,猴头棱角分明,猴身倾斜卷缩,猴尾卷曲干枯;细看是一个草书的 “寿”字,严谨细腻,交代清楚。还一点的处理更为巧妙,异化成了一个熟透的桃子。你想想,猴子、桃子,合成一个“寿”字,不禁让人想到《西游记》里的蟠桃会——灵猴献寿多好啊。这是一个字,更是一副画,书画合一,形神兼备,内容形式也是高度的统一。我们包围了古香古色的茶海,淡淡的茶香渐渐冲开书画的气场,引导我的注意力走向书画家。中元先生看起来很中庸、也很中国,中年人,中等个,中等胖瘦,喜爱唐装,一副中国古代儒侠的感觉,只是比视频里年轻潇洒一些。

 虽是初次见面,仍有一见如故之感,加之名烟香茶助兴,话题五花八门而限定在书道之内。从猴寿的由头,谈到书画作品,谈到书画名家,谈到书法协会,谈到书画市场,谈到书画家的成功,谈到书画家的修养,最后又回到猴寿。从创意设计,到哲学内涵,从书法解读,到猴寿官司的艰辛,从媒体的压力,到带来的人气,中元先生很兴奋,很来劲,很陶醉,也很享受。我摸不透这样一个普通外表之下到底隐藏着的一颗什么样的心,我也想不到一个书画家的成功竟会是如此艰难,我更不明白书外功夫对书道、对生活影响为何竟如此之大。

 我有一个坏毛病,见到书画家就是爱要字,也不曾伤过面子。但中元先生是初次见面的,加之一字千金,是不能随便开口的。我先摆了一个小学生架势,写一幅作品请求指教,一来在于淡化商品意识,二来我也深知书画家对笔墨、对书写是有特殊感情的,导演了一出抛砖引玉的碎戏。然后我反复喃喃,写小幅,用白纸,潜台词在清楚不过:既不能卖,也不能送人,对市场我是负责的,你尽管放心。我的苦心,我的诚心,我的虚心,我的耐心,我断然相信,以他这等睿智精明之心一定不会无动于衷。

 铺纸,研磨,润笔,其实只是抓起大笔饱蘸了浓墨。中元先生写猴寿已经很成熟,看笔锋,如同在八卦中游走,看动作,如同在戏打太极,笔法娴熟而不失之油滑,笔墨简约而细腻饱满,往大哩看是太极八卦和中国书法的完美结合,往小哩说是把太极的刚柔相济演变成的一种新的笔法,分解开来猴寿的构图也处处透着太极八卦的影子。因此,我想中元先生在猴寿之前加上“太极”两字是不无道理的,分明是在用太极八卦阐释生命延续的玄机,不禁让人想到了中国古代“猴寿八百岁”的记载、道教圣地楼观台“都元极配”的离奇传说,还在隐隐约约暗示着对现代人返璞归真生活理念的倡导和以太极辩证生活的善意提醒。看着中元先生写猴寿,我真的想到很多,最后还是要回到书法的视角总结成一句话:笔走太极,猴寿天成。

 中元先生不但爱写猴寿,也很爱画老虎,而且对绘画、武术、古典哲学都有着较高的造诣,也正因此,他才能创造出根植国学、内涵丰富、美观大方、喜庆吉祥的猴寿来。而且他还很幽默,不但带上了“天下第一猴寿”、“西北虎王”的帽子,而且还贴上了能自圆其说、让人爱听、风趣俏皮的标签。我切切实实感到中元先生写猴寿、画老虎之所以能成功,是有一股从骨子里透出的底气的,应该就是他自己身上的猴虎之气——猴子般的狡黠,老虎般的威猛,正如中元先生书画袋子上印的那样图片是猴前虎后,书法是宠辱不惊。

                                             2011年8月1日


返回